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关于“积极促进央地合作,做强做优做大我省装备制造业”的提案》第0054号)的答复-j9九游

  • 发布时间:2020-06-11 17:06:00
  • 编辑:省工信厅管理员3
  • 来源:办公室

赵雪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积极促进央地合作,做强做优做大我省装备制造业”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装备制造业是我省的立省之本,强省之基础,是实现我省新一轮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的重要发力点。推动”央地合作”是发展我省装备制造业现实有效的重要途径。您提到关于搭建平台、畅通信息、提升配套能力、建特色园区、借力创新、共育人才、高端转型等七条促进“央地合作”的具体建议,非常具有针对性、指导性,高度契合我省实际,我们将认真学习积极吸纳。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近年来先后出台《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发展指导意见》(辽委办发〔2016〕63号)、《辽宁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工程实施方案》(辽政办发〔2019〕1号)等政策文件,明确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目标、发展方向、重点任务,提出了工作机制、支持政策、开放合作、人才建设等保障措施,使我省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数控机床、航空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装备等重点领域实现了高质量展。

  2019年,全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占全省工业的29.7%,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7591.6亿元,同比增长3.8%,占全省工业25.0%;实现利润总额563.4亿元,同比增长3.6%,占全省工业42.3%,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

  一、关于搭建“央地合作”平台方面

  按照省政府要求,积极推进省政府与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签署《辽宁省人民政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双方围绕各自的产业和技术优势,提出了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卫星应用、智慧城市建设、新材料及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装备、特种装备、新能源装备、临港临空产业等九个重点领域开展“央地”全方位深入合作。今年初,组织鞍钢集团与辽宁省内企业召开深化合作交流会,深化配套协作,来自省内300余家企业与鞍钢集团开展供给侧和需求侧对接,共建高质量供应链,就智能制造、科技服务、设备装备、产业互联网等深化合作,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此基础上,又组织省能源集团、本钢集团、凌钢集团、营口五矿等省内大企业与鞍山迈格钠磁动力有限公司等地方民营企业深化合作交流座谈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央属企业与省内企业深化合作交流和协作配套,充分发挥央企、省企、民企各方在产品、装备、规模、品牌和技术等方便的比较优势,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向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延伸。

  二、关于畅通“央地合作”信息方面

  围绕重大项目招投标、银行融资、政务服务等方面畅通信息交流,促进央地深入合作。2019年12月,关于高质量项目“部省行”三方联动现场推进会在我省召开,三方联动是通过央地联动、跨行业资源、要素整合,引导资金向优势企业、项目聚集的创新尝试。我省与“工、农、中、建、交”等9家央属驻辽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营造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和优越的金融服务环境。我们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特色化、绿色化”发展方向,筛选出110个高质量工业项目,其中装备制造业项目达到51个,通过项目汇报、实地走访等方式,推动项目融资进程。截至目前,通过三方联动已落实项目贷款42亿元,流动资金、国际贸易融资等近百亿元贷款正在落实中,直接促成了央地合作,以及东软医疗、富创精密、中蓝电子、锦州天工半导体、鞍山七彩化学等企业融资问题有效解决。

  三、关于提升配套能力方面

  配套产业滞后一直是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为此,围绕重点领域,我们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配套能力提升。在航空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领域,我省拥有中航工业沈飞公司、中航发黎明公司、中船大连船舶集团、中远海运大连船舶重工等一大批央属驻辽企业,该领域特点突出,为此我们促进央地企业“军转民”“民参军”的深度融合发展。一是推荐我省地方企业纳入《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并发挥好目录在央属军工企业的配套合作作用。目前,全省有455家企业已取得为军工配套的军工保密资质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资质。二是定期举办重点领域展会,促进央地企业配套合作。在近年来成功举办展会的基础张,近期,省直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筹备年度高新技术成果展览会、沈阳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大连国际海事展览会等品牌展览活动。在能源装备领域,推动成立了省核电产业联盟、省风电装备产业联盟、省输变电产业联盟等组织,联盟吸纳了央属驻辽企业和地方企业近百家成员单位。组织省核电装备产业联盟30余户企业与中核、中广核、国核、华龙国际等核电工程公司在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开展产需对接,并签订企业合作框架协议。组织省电力行业工业产品生产企业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供需对接交流。近期,针对省政府安排的480万千瓦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开展项目单位、装备承制单位、设备配套单位的精准对接,努力促成“央地合作”做大做优做强,实现装备制造业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四、关于共建特色园区方面

  特色园区是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重要载体。以沈阳欧盟经济区汽车产业园、大连金普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园、丹东测控仪器装备产业园、盘锦经济开发区石油装备产业园、铁岭经济开发区产业园等11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载体,发挥央地企业的各自优势,在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组织框架下,加强产业集群的管理信息化、组织网络化、运营市场化、服务专业化,推动实现统筹协同、一体化协作运行,努力提升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竞争力。目前,我省9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有7个将装备制造业定位为主导产业,6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有25个主导产业中包涵装备制造业。为突出特色园区建设,突出高新技术水平,突出质量效益发展,我们重点实施了“六大转变”,一是从依靠政府主导,向市场需求导向转变;二是从吸引扩大投资为主,向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转变;三是从追求规模数量,向高质量、高科技、高效益转变;四是从抓项目、抓投资为主,从抓产业基础能力、抓产业链水平、抓央地企业融合发展转变;五是从强调“项目为王”,向注重“科技含量为王”转变;六是从“单体项目招商”,向产业链、供应链招商转变。

  下一步,我们将以现有央企配套需求为出发点,围绕其上下游产业以及配套产业,构建特色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大创新和研发力度,助推我省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五、关于借力提升创新能力方面

  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目前,我省拥有2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10家落户央属驻辽企业。为充分发挥央属企业的人才、技术优势,整体带动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我们倡导由央企牵头成立了航空装备、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数控机床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10个重点领导的产业联盟,通过建立并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燃气轮机装备、冷热技术装备、先进掘进装备、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创建了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科技部门针对增材制造、辽宁煤矿安全装备、高承压极端复杂流道钛合金铸件、应用耐蚀钢的超大型油轮开发等领域,引导中航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船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与地方加强合作研发,助推我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和技术提升,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依托辽宁实验室建设,积极引导央企与地方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联合开展装备制造业领域重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推进实施一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组织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并研发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支撑我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争取各类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我省央地合作,助推我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六、关于培育装备制造业人才方面

  一是出台了《辽宁省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立足推改革、强基础、补短板、优环境,提出了七个方面20项具体任务,并着重提出打造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加强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基础能力建设,围绕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建设一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三是加大装备制造业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推行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等培训项目,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提升装备制造业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四是加强装备制造业优秀高技能人才选树,择优评选“辽宁工匠”“辽宁省优秀高技能人才”等,推动全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五是出台了《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辽政发〔2020〕8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关于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若干财政政策》等系列文件。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加大投入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统筹和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围绕装备制造等我省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指导学校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实现职业教育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近年来,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新增高职专业点116个,撤销96个,提高装备制造等产业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

  下一步,深入探索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提升服务装备制造业发展能力。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搭建专业信息平台,构建“两级评估”的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本科高等职业教育试点工作,构建有序衔接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体系;推进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国际合作,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七、关于促进高端制造业转型发展方面

  坚持创新引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央地企业实现高端转型发展。一是大力发展氢能产业。研究制定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政策,实施氢能示范应用工程,打通产业链和氢能供应链,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带动产业发展。二是增材制造装备领域。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和用户需求,大力支持大连三垒机器、抚顺东工等企业加大研发、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力度,使我省3d打印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三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推进华晨宝马、华晨研究院、华晨雷诺金杯三个研发中心建设。按照“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发展趋势,加快融合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增强核心零部件的配套能力。四是高端医疗装备领域。以东软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在数字医疗领域,加快研制512层平扫ct、探测器等核心部件以及智能成像与分析系统,加快高端医疗装备的示范应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0年6月10日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